发布时间:2023-03-14 08:10:05 | 三涯网
文科生可以报哲学类、经济学类、教育学类、历史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这些都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而文科即是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1、“纯文科”专业
“纯文科”专业一般就是我们我们说的文史哲三大门类专业。
文学类是文科生招生的大户,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三大类,共116种专业。
2、文理兼收的专业
文理兼收专业,是指某个专业在招生时,文、理科考生都可以报考的专业、以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四个学科门类为主。
法学门类专业包含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共计20个专业,其中法学、知识产权等是文科生报考的热门。
经济学门类包含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这四个门类,共22个专业,大家耳熟能详的金融工程、金融学就在其中。
管理学门类中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是文科生倾向报考的,比如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等。
3、工学、医学中的少量专业
其实,在理科生为主的理工农医这4个大类里面也有文科生可以报考的专业,包括理学中的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工学中的工业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农学中的园林,医学中的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
一些学校的风景园林专业是招生文科生的,不过因为这个专业要学习景观设计,所以一般要求学生有美术基础。三涯网
另外,中医学、护理等医学类专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较高要求,对学生的视力、听力、肝功能都有要求。
1、兴趣爱好
不论是选择什么专业,都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专业感兴趣,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这样才可以学好自己的专业,毕业后也更容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2、专业未来发展
选择大学专业时,关于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毕竟很多人上大学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如果选择的专业很难就业,那么大学的意义就变得很小了。对于一些热门专业,我国每年都有很多人报考,这就导致了市场人才饱和,毕业生就业将会面临很大的压力。所以,要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选择一个前景比较好的专业,可以让自己未来的道路更加平坦。
3、行业的薪资待遇
这也是需要同学们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同学在上完大学以后,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所找的工资薪资待遇都非常一般,最后只能面临转行。其实这在大学之前是可以避免的一个问题,因为有些专业本身就是高薪工作,就比如计算机之类的专业,虽然工作辛苦,但是薪资都是非常高的。
青海省首次集中填报志愿时间为2022年6月27日9∶00—7月1日9∶00,所有考生必须一次性填报所有批次原始志愿。征集志愿填报时间以青海省教育考试网发布的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时段的公告为准。
(一)同一个院校的不同类型招生计划在《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青招生录取计划及专业目录》中分别公布,考生不能在同一个院校志愿内兼报不同类型招生计划的志愿。
(二)军队、公安、消防、公共安全类院校生源选拔时的政治考核(考察)工作在高考文化课考试结束后进行,面试、体检及素质测试工作以及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招生计划生源选拔时的政审、面试工作在志愿填报结束后进行,请考生及时关注青海省教育考试网发布的通知内容。飞行员生源选拔由招生院校自行安排。
(三)报考外语专业或要求外语口试成绩的非外语专业的考生须参加由省招办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测试。省英语口语测试6月25至26日在青海省教育考试网“数字招考服务大厅”进行网上报名、缴费,6月27日自行打印准考证,6月28日上午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到准考证上指定的考点参加考试,6月30日省招办通过微信服务号“青海省教育考试”将成绩推送给考生(须提前绑定高考报名时预留的手机号),考生也可登录网上报名页面自行查询。
(四)高考外语语种为日语或俄语的考生,填报志愿时请详细了解拟选报院校的《招生章程》,确定拟选报院校(专业)是否招收日语或俄语语种。
(五)参加志愿征集的考生应按照省招办公布的时间填报征集志愿。未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征集志愿的,视为放弃志愿征集。
(六)有特殊饮食习惯要求的少数民族考生,填报志愿时应了解高校是否设有清真食堂(清真灶),避免入学后面临生活不便等困难。
很多大学官网上都有招生简章,有些大学有特殊专业录取要求,甚至有“志愿清”等政策,填报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大学校名基本上都是“地域+学科性质+学校”组合的,而随着近几年高校改名风的狂热,常常给考生带来两大常见错误:
其一:学校弄错,很多学校名称相似,报考时候一定要注意,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等等。
其二:地方弄错,很多学生常常以为前面带着“中国”两个字的学校在北京,挂着省名的大学在省会,其实不是,比如中国海洋大学在青岛,四川文理学院在达州,湖南科技学院在永州等等,千万不要一心想去某些城市,不料跑到都没听过的地方去。
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高校时,往往会参考高校历年就业率,按照就业率高低选择学校,千万别相信什么就业率一说,每年高校毕业基本上都是要求学生必须填写就业协议,学校根据就业协议来统计就业率,而就业协议有很多同学就当时并未就业,所以千万不要参考就业率,没参照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