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7 20:45:03 | 三涯网
在报考之前,学生自己需要明确三个问题:理想的学校、专业和城市,家长也需要配合孩子,综合考量学生要报的学校和专业。
【选学校VS选专业】
这是一个始终存在的两难选择。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学校是专业发展的平台,好的专业不可能脱离学校而存在,考生要在选学校、选专业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省内院校VS省外院校】
相比之下,省内院校招生计划更多、分数预估更准、录取机会更大、求学成本更低、职业发展更优。因此,考生应兼顾内外、省内优先,在“稳、保”梯队中更多地配置省内院校。
【兴趣导向VS分数导向】
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是更高的起点,考生应兴趣优先、兼顾分数,可借助于测评软件,根据身心状况、兴趣特长、性格特点、综合能力、家庭条件等,缩小目标专业的范围。
【好大学的冷门专业作为跳板】
首先,冷门专业如果是自己接受的专业还好,如果实在不喜欢,可以考虑将冷门专业作为自己的跳板,争取第二学年转专业,机会也是比较大的。
【摒弃大学的地域偏见】
有些重点大学实力很强,但由于位于中国东北、西北、西南等较为偏远的地区,报考率会相对较低。撇去地域因素,这些大学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专业特色院校也是就业热门】
部分有着很强专业特色的院校可能不是211,985,双一流等,但是因此极强的专业性培养,在某些领域就业有着很高的认可度。所谓“术业有专攻”,如果对专业选择比较明确的同学不妨报考这些院校。
压线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记住不要去抢热门院校热门专业,毕竟自己的分数并不占优势,要求稳。如果不想滑档,服从调剂一定要勾选。
1、求稳:刚达到本一批次线考生
不要再考虑录取分数线较高的专业了。这样的考生应该自己找一本线内分数线最低的院校,或者是找院校里面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的专业。可以选择没有在发达地区的重点院校来填报,避免了地区的竞争热。退而求其次,不过是为了求稳。
2、考虑本二批次报考
游走在一本线的同学,在二本线中就占有很大的优势了。一批求稳,二批就可以报好院校和好专业了,由于分数高,录取的可能性也会大。
3、外省学校录取几率会更高
省内的院校很容易被炒热。不想离开本省的同学,就会把第一志愿放在本省,填报的人数过多,学校基本就会被炒热。
一定要服从调剂:很多考生和家长不愿意服从调剂,希望能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但这对于压线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压线生如果想稳上本科,那么一定要选择服从调剂,学生本身分数就不高,如果再不服从调剂,很容易就被滑档了。
一般来说,只有少部分没有招满的高校会参加后续的补录,无论是院校还是专业,可选择权都更小,到时候学生说不定就真的无缘本科了。
选择调剂以后,学生即使最后真的不能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大二时也依旧有机会转专业就读。
在学生家庭条件不错的前提下,学生可选择这些民办的本科院校,这些院校往往分数线较低。学生可优先考虑一些省外的民办本科院校,这些民办高校在外省知名度不是很高,招生也比较困难,所以在分数上可能会降低要求,这也是我们压线生的好机会。
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