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1 18:55:02 | 三涯网
全面梳理高考考生所在分段范围内的院校及专业;对照院校及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结合考生的兴趣爱好、未来规划,进一步缩小高考志愿报考范围;做好“冲、稳、保”搭配,明确局部志愿功能;多设计几种可能性,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高考志愿最优解。
(1)准确定位前10个院校专业志愿。80个专业志愿中的前10个志愿很重要,考生可选择自己最希望进而且有实力进的专业作为1~10个志愿。高考志愿定位既不能太高,盲目乱冲;也不能太低,影响后续志愿。
(2)高考志愿间保持合理的梯度。专业平行志愿照样需要有合理的梯度,院校专业志愿要有冲、有稳、有保。考生可以将专业志愿分为6个专业志愿群,专业群之间保持“冲、争、稳、守、保、垫”的关系。最终填报的80个高考专业志愿,按照往年的录取分数,第一个专业和最后一个专业,分差应保持在35分左右。
在具体组合院校专业时,考生可以采取三种方式:一是结合自己的考分、兴趣、学校地域、学校层次、学校类型,在一定分值(比如40分分差)区间内,选出80个院校专业组合;二是高考考生还是以院校志愿为主,选择4~5所目标学校,将这些院校的绝大部分专业作为自己的院校专业志愿;
三是以专业为线索,根据自己想进的4~5个专业(专业类),找到与高考考分实力匹配的院校搭配,作为院校专业志愿。比如,想进经济学类专业,可以把招生经济学类的学校全部找出,结合自己的考分,根据往年录取情况,从中选择自己的专业志愿。
第一,在高考当中考出高分,这是想要在院校专业组录取模式之下取得成功的关键。
从本质上来讲,无论是原来的院校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还是院校专业组平行投档模式,本质要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高考分数优先,专业优先。
高考分数是决定投档成功与否、志愿录取与否的决定性因素,高考分数高那就意味着你投档的机会也就越大,第一志愿满足你的专业需求也就越大。
在整个高考志愿填报过程当中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能够导致学生的报考方案存在退档的风险,为确保考生能够顺利走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及专业,将报考风险降到最低,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考生及家长必须熟知本省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弄清楚了规则等于掌握了敲门砖;
2、对与考生即将选报的大学及专业要做详细了解,大学层次、地点、特色专业、历年录取数据、招生章程等等,这所大学自己可选择的专业有哪些,在本省招生的专业当中有没有完全接受不了的专业,在录取时有没有专业极差等等;
3、在报考方案当中,大学的排列顺序必须要由高分到低分排列,拉开梯度,做好冲、稳、保;
4、要学会查数据,查询即将填报的大学近3-4年的录取排位或者线差与考生的成绩进行对比,一般冲的学校考生的排位要达到该校近4年的某一年或两年的最低录取排位,稳的学校考生的排位要达到该校4年的平均排位,保的学校考生的排位要达到该校4年录取最高排位到平均排位之间,还要结合大学录取数据大小年变化及大学招生人数的变化是增多还是减少等;
5、填报每所院校时,后面的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除特殊情况以外要填服从专业调剂;
6、整个志愿表不要有空着的地方,把院校和专业要全部填满,如果院校在本省招生专业当中没有6个专业那么有几个填写几个;
7、如果考生的成绩不够但是接近上一批次线,可以在上一批次院校当中选择心仪的院校专业,走上捡着了走不上也不可惜;
8、身体条件一定要实事求是,例如色盲色弱等限报的专业不能瞒报,左利手限报临床医学,建筑学要求绘画基础等都要注意;
9、如果第一次投档滑档了,一定要关注征集志愿信息,征集志愿填报时选择尽量比自己分数低一些的院校,确保征集志愿能走。
——读文库志愿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