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0 16:15:05 | 三涯网
“高考填志愿服从调剂”是指高考分数达到所填报学校的投档线,但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线,同时该校仍有专业未录满可以录取你,这样你服从专业调剂了便会被未录满的专业录取,若不服从调剂该学校便不能录取你,于是就会被退档。
1.“院校专业组”:采用院校专业组这种模式的省份有湖北、湖南、福建、广东、江苏等。
根据五省的《202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解读》可知在各省中各批次的志愿填报中可以填报不同数量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均包括不同数量的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不过在这种模式下专业调剂的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传统高考中专业调剂是在报考院校未招满的的专业中进行调剂,但是在新的高考模式中,专业调剂只能在与报考专业是同一个院校专业组的专业之间进行。
2.“专业类+学校”:采用这种志愿填报方式的省市有河北、辽宁、重庆等。
这三个省市在各招生批次的志愿填报中分为两种模式:“专业类+学校”和传统的“院校志愿”
“专业类+学校”这种模式中所有志愿均为平行志愿,取消了专业调剂,且在各省市的高考政策中主要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院校志愿”中依然是可以同时填报同一所学校的几个专业。但这种模式下均为顺序志愿,且只有重庆市可自愿选择是否服从调剂,其余两省均要求无条件服从志愿调剂。并且三省市在“院校志愿”的数量设置上都很少,只设置有1-2个“院校志愿”。
高考志愿服从调剂的好处
当报考的专业满额之后,如果考生选择了服从调剂,确实能够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因为当下高考志愿都是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以“分数优先,一轮投档”方式录取,对于每个考生来说,就只有一次被投档的机会!所以当你喜欢的专业没录取你,服从调剂就等于是增加了一次被这个院校其他专业录用的机会。
高考志愿服从调剂的坏处
每位高考考生都各自有自己心仪的专业,如果没有被心仪的专业录取,服从调剂去了其他冷门专业,这样将来毕业就可以因为冷门专业,找不到好的工作,或者是没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不过高考志愿志愿服从调剂后也是有补救方法的,当调剂到某个专业,自己感觉不喜欢,在入学后还是可以通过后期努力,然后去参加转专业考试、辅修专业、跨专业考研等途径来达到专业理想。
位次是按普通类所有考生总分排定。总分相同时,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高低排序,全部相同者为同位次。一般来说每个人都独有一个位次,这个位次是不会变的。高考结束后考试院会发短信告知。
1、考试院公布招生计划
2、考试院公布各段志愿填报/录取时间
3、考生查询成绩、考试院公布分段线和总的一分一段表
4、一段和提前批考生去考试院填报志愿
5、一段录取结果公布
6、考试院公布二段一分一段表和二段可用计划
7、一段未录取考生和二段考生去考试院填报志愿
8、二段录取结果公布
9、考试院公布三段一分一段表和三段可用计划
10、一、二段未录取考生及三段考生去考试院填报志愿
11、三段录取结果公布
12、考试院公布征求阶段可用计划
13、未录取考生及三段线下考生填报志愿
1.获得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是考生的14位考生号,密码是高考报名时设置的密码。
2.填写志愿草表。志愿表在本书中有样表(可复印)。考生应在登录填报志愿系统前填好志愿草表,使用草表主要是使考生的志愿填报更准确,做到有的放矢,并减少在网上滞留的时间。
3.登录教育考试院志愿填报网站。考生按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时间登录志愿填报网站,确认身份后就可以在系统的提示下一步一步完成填报。(未开放期间志愿填报功能无法使用)
4.明确责任和义务。在填报志愿前必须浏览并同意《填报条款和声明》,明确责任和义务。
5.确认基本信息。考生浏览自己的各类基本信息(含相片、体检、照顾特征信息等),请仔细检查,无误后确认。如有错误,及时与报名所在区县招生考试机构联系更正。
6.填写和保存志愿。考生根据草表在网页上逐项输入学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如系统提示出错,请考生根据提示修改。考生必须分批次填报,并分院校志愿保存信息(注意点击每院校志愿后的“保存”按钮),否则志愿信息将不能完整保存。各批次院校志愿设置有专业调配意向,“是”或“否”,考生必须进行选择,否则不能保存该院校志愿。考生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之前,可对本人的志愿信息进行修改,但是每次修改后都要注意保存。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之后,将不能更改志愿信息,这一点请考生务必特别注意。考生在规定填报志愿时间内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信息为考生的最终志愿信息。
7.志愿查询。考生填报完志愿后,可通过“信息查看”功能中的“志愿信息”菜单查询自己所填志愿,一方面可再次确认自己是否有效地完成了志愿填报,另一方面也可以检查所填志愿与志愿草表是否一致,避免输错代号而导致所填志愿有误。如无误可点击“志愿查询打印”按钮打印所填志愿留存。
8.签字存档。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报名区县招生考试机构指定地点打印“志愿信息卡”,签字后交报名点装入考生档案。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