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涯网小编整理了高考武汉理工大学在河南计划录取人数是多少?分数控制在超出一本线多少?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14年高考武汉理工大学在河南计划录取人数是多少?分数控制在超出一本线多少?
 在河南计划录取人数一人,需要高出一本线60分才有可能去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较高收费)     河南
 
 计划人数     实际投档人数    投档最低分    语文    数学    外语
 
 1                     1                  569             113    123    136
 
 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各省录取分数线
 
 
 省区市) 科类   录取控制线  录取最高分  录取最低分  录取平均分  录取线差
 
 北京市    文史    565    589    565    589    24    0
 
 北京市    理工    543    603    555    576.64    33.64    12
 
 天津市    文史    523    571    553    558.11    35.11    30
 
 天津市    理工    516    590    576    580.46    64.46    60
 
 河北省    文史    563    607    596    598.93    35.93    33
 
 河北省    理工    573    643    629    631.9    58.9    56
 
 山西省    文史    526    558    549    553.68    27.68    23
 
 山西省    理工    534    607    589    592.41    58.41    55
 
 内蒙古区    文史    525    582    534    570.78    45.78    9
 
 内蒙古区    理工    501    608    582    590.99    89.99    81
 
 辽宁省    文史    552    596    584    588.43    36.43    32
 
 辽宁省    理工    526    619    600    604.21    78.21    74
 
 吉林省    文史    560    593    583    588.71    28.71    23
 
 吉林省    理工    555    636    599    605.99    50.99    44
 
 黑龙江省    文史    541    596    585    588.63    47.63    44
 
 黑龙江省    理工    529    616    605    608.18    79.18    76
 
 上海市    文史    444    444    431    437.5    -6.5    -13
 
 上海市    理工    423    457    434    441.05    18.05    11
 
 江苏省    文史    333    350    335    341.84    8.84    2
 
 江苏省    理工    345    371    360    362.96    17.96    15
 
 浙江省    文史    621    654    649    650.57    29.57    28
 
 浙江省    理工    597    664    652    656.09    59.09    55
 
 安徽省    文史    541    583    575    577.1    36.1    34
 
 安徽省    理工    489    574    554    560.43    71.43    65
 
 福建省    文史    561    616    608    611    50    47
 
 福建省    理工    506    610    587    593.47    87.47    81
 
 江西省    文史    524    561    548    551.71    27.71    24
 
 江西省    理工    526    595    578    582.27    56.27    52
 
 山东省    文史    579    628    614    618.06    39.06    35
 
 山东省    理工    572    660    636    639.81    67.81    64
 
 河南省    文史    536    586    567    572.42    36.42    31
 
 河南省    理工    547    635    608    612.13    65.13    61
 
 湖北省    文史    535    576    560    563.45    28.45    25
 
 湖北省    理工    533    614    586    593.51    60.51    53
 
 湖南省    文史    562    616    605    608.33    46.33    43
 
 湖南省    理工    522    614    592    597.11    75.11    70
 
 广东省    文史    579    606    592    597.16    18.16    13
 
 广东省    理工    560    616    593    598.26    38.26    33
 
 广西区    文史    550    603    568    590.63    40.63    18
 
 广西区    理工    520    621    589    597.71    77.71    69
 
 海南省    文史    666    738    723    729.17    63.17    57
 
 海南省    理工    606    738    691    706.17    100.17    85
 
 重庆市    文史    555    605    570    583.57    28.57    15
 
 重庆市    理工    514    587    567    573.74    59.74    53
 
 四川省    文史    551    570    563    566.67    15.67    12
 
 四川省    理工    540    599    579    582.91    42.91    39
 
 贵州省    文史    569    620    604    609.18    40.18    35
 
 贵州省    理工    484    606    570    578.22    94.22    86
 
 云南省    文史    565    606    582    594.38    29.38    17
 
 云南省    理工    525    619    591    601.23    76.23    66
 
 西藏区    文史    340/500    389(民)    356(民)    372.5
 
 西藏区    理工    280/460    384(民)/588(汉)    337(民)/558(汉)    352(民)/573(汉)
 
 陕西省    文史    548    596    575    583    35    27
 
 陕西省    理工    503    610    584    590    87    81
 
 甘肃省    文史    543    568    561    563.8    20.8    18
 
 甘肃省    理工    516    610    576    581.7    65.7    60
 
 青海省    文史    473    511    498    504.33    31.33    25
 
 青海省    理工    406    527    471    501.64    95.64    65
 
 宁夏区    文史    517    563    549    557.25    40.25    32
 
 宁夏区    理工    473    570    549    554.79    81.79    76
 
 新疆区    文史    516    582    566    571.71    55.71    50
 
 新疆区    理工    475    589    554    563.06    88.06    79

高考报考看分数先还是看排名?
 
  
   看名次。
  
 三涯网
 
  考生将分数位次折成去年的位次,再综合考虑填报志愿。简单来说,就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对照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公布的一分一档线,确定自己的分数所处的位次。然后根据这个位次,查到去年(或近三年)这个位次所对应的分数。最后根据这个分数,结合各个学校的录取情况来综合考虑。
 
 
  填报方式
 
 
  2007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这样的: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吉林省共4个省市是高考前猜分填报志愿(具体填报的时间主要在5月中下旬,即高考考试还未进行之前,故以下简称“猜分填报”)。
 
 
  天津市、山西省、黑龙江省、河南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9省市区是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具体填报的时间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考试刚刚完成但考分究竟是多少还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故以下简称“估分填报”)。
 
 
  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宁夏自治区、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江西省、安徽省共18个省市区是高考后据分填报志愿。
 

2013年高考志愿征集,二本的降分扩招具体时间是什么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3年高考志愿征集,二本的降分扩招具体时间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你不可能被二本录取,外省的也要上二本线。还是找个好一点的三本吧。
 
 
 我不给你具体建议,因为这种建议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只给你一般性建议,相信对你会有好处:
 
 
 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
 
 
 选专业时要避免几个盲区,第一不要扎堆热门专业,第二要认清专业本身,要了解所选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些什么课程,也要了解其专业未来的发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潜能,自己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结果显示,
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都在5万人以上,其中英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的毕业生规模超过10万人。
 
 
 这12个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和会计学。
 
 
 选对专业是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不论考生是否有明确的专业倾向,都需要从了解专业入手。而考生家长为了填报志愿了解专业,与专家学者搞教学科研、做行业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此,提供几点建议,供大你参考:
 
 
 了解专业的内涵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从这个专业目录里,考生和家长可以初步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设有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下是各个专业,共469个。其实考生家长所要了解的本科专业都包含在这469个里。在了解某个专业的内涵前,首先要全面了解专业大类以及各大类中有哪些专业,把握专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所选专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在了解专业大类的基础上,考生家长还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也不能道听途说。所谓专业的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上关于专业的介绍。)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每个高校每年的招生专业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是大不一样。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的,比如,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学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这些都需要考生家长心理有数。
 
 
 因此,了解专业内涵,可以避免或减少想当然、望文生义填报志愿所带来的后悔与无奈。
 
 
 课程设置情况
 
 
 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也不尽相同,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这些高校中都会开设。考生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
 
 
 因为不少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与中学各学科相对应,比如,擅长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
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物理和数学成绩都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喜欢文学和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文学、新闻学和外语教育等专业等等。
 
 
 除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外,考生家长还要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年限,虽然大部分本科专业都是四年制,但有少数专业的学习年限有所不同,比如,医学类专业一般需要学习5-8年,了解专业的学习年限,可以在报考时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
 
 
 专业的就业方向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志愿时报考的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了第一次选择。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的适应职场生活。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的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职业工作内容往往与专业学习内容差别很大。喜欢学习专业内容,不意味着喜欢职业工作内容。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一个男同学在高中阶段擅长这几项,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自然是很得心应手。但是,如果这位同学不喜欢经常到房屋建筑工地、道桥施工地跑现场的话,那么将来他未必喜欢从事土木工程师这个职业。
 
 
 填报志愿时选择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并明确专业的就业方向,那么,在考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毕业生就业情况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
 
 
 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一项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大学生签约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多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成为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十大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往往学习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成功感低,降低了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数量,就业率自然上升。
 
 
 考生和家长要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情况,一般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几个方面着眼。
 
 
 高校开设情况
 
 
 选定了心仪的专业后,考生和家长还要了解哪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是否在你省(市、区)招生等情况。另外即使是同一专业,由于各高校在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也有很大不同。
以上就是高考武汉理工大学在河南计划录取人数是多少?分数控制在超出一本线多少?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
www.sanyazx.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