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7 20:00:07 | 三涯网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高校去年招生最低分数线确定自己可以冲的几所高校和比较稳的几所高校。
以第一志愿为主,报考学校要有梯度,比如超一本线100分能上的,超一本线50分能上的,够一本线就能上的(要参考近3年的录取线,就低不就高);报考专业也要有梯度,该校的名专业、一般专业都要报,一般要同意调剂。除非你特想学某专业,那就降低要求,冲某校的名专业,十拿九稳,非此专业不报。如640分,报北大的通信工程没有把握,又特别想学此专业,就报北京邮电大学的名专业通信工程。另外,报志愿也不能不冒一点风险,要“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1、选择哪个学校
在这提醒朋友们,填报的几个志愿中一定要注意梯度,尤其是分数正好卡线的朋友。不要一味的追求名校,把所有志愿选择同一层次的学校,更忌全部志愿扎堆名校。
2、选择什么专业
其实专业并无冷热之分,就算当时火热,谁也说不上等你毕业的时候会是什么样。而且,大学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人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选择专业最主要的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基础,或者毕业后想从事的工作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比如想当医生,就得选择相对应的专业。
3、尽早了解填报的相关信息
不要高考完就一味的进入疯狂模式,要尽早的去了解学校和专业。很多名称看起来相似的专业其实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禅意是非常大的。举个例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压根不能当牙医,能当牙医的是口腔医学专业。所以不要等到该填报了,才想起来去了解。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不要临近填报的时候,才想自己要报什么,我们一定要提前打好提前量,这样我们能够更好的选择学校。有的高三学生和家长都已为填报志愿的时候,是很快的,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我们要提前把各个学校的简章和招生计划等一系列的情况了解清楚,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选择志愿。
填报志愿是人生的大事,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不要认为什么学校好,什么专业好就业,别人的意见可以作为参考,但是我们不能完全的去听别人所说的去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绝对是人生最关键、最难的选择题之一。专业、城市、院校等因素都是大家报考时很重要的因素,此外填报志愿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了解。
圈定院校和专业范围
目前我国有2800多所大学,专业的数量也很多。我们不可能对每一所学校和专业都进行有效地了解。但是,为了减少我们在志愿填报中的选择量。我们在志愿前,就要对院校和专业进行缩减。怎样缩减了?问问自己的心想去哪些城市读大学,问问自己想读什么专业,再问问自己的兴趣所在。不管是地域还是兴趣,都能大大的减少我们的志愿选择量。
理性认识自己的分数
在高考的志愿填报里,理性认识自己的分数非常关键,也是重点。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分数高,随意挥霍我们的高考志愿。更不能因为分数低,选择应付。在志愿填报中,不管是学校还是专业,都要做到冷热兼顾。通俗点讲就是院校和专业,我们都要设置合理的志愿梯度以及热门和冷门的搭配。合理的志愿梯度,才能减少落榜的风险。
意见一致
在一系列的志愿填报准备后,不管是院校还是专业都已有了跟我们自己分数相匹配的选择。有了选择,就要意见一致。这里的意见一致就是考生和家长的意见一致。每年的高考中,总会出现家长认为好的学校和专业,而考生不认为好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出现后,会很容易的造成家庭矛盾。面对这样的矛盾,明白一个道理就好。那就是书是由考生读的,而不是由家长读。
地域,一个敏感关键的因素
讲究地域,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第一,就是个人发展的问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眼界的问题,见世面的问题。在中国,没有比北京上海更发达的城市了,也是好大学最聚集的地方,你见的世面有多大,几乎决定了你的认知与定位。其次,这些地方往往也是最有发展空间的地方。和美国多数学校都在农村不一样,我们好大学聚集的地方,往往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未来就业等方面,显然更方便,更有机会。比如实习,对于就地实习的人是多么方便与便捷。
另一方面,越是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教育质量也往往越高,比如北京上海同层次的高校,要比其他地方高出很多。同理,江苏等地高校也往往比中西部同档次高校高出一些。之所以形成这种结果,背后应该还是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悬殊而导致的综合结果。
学校第一
如果分数在一类上报志愿时,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答案很明确,学校优先,专业第二。原则上优先双一流高校,其次是专业,以此类推。
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