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2 14:26:07 | 三涯网
高三最后两个月这样冲刺:
1、合理规划时间
高考是一场时间赛跑,很多考生往往会觉得复习时间重要,从而压缩正常的休息时间,延长复习时间。
但这样反而会让考生感到疲惫,从而影响复习效率。高考复习最重要的效率,考生需要合理规划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大化的复习效果。
因此,考生可以给自己制定复习计划,分配好每天的复习任务,从而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有针对性复习
在基础知识整理结束以后,不少同学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了,于是就把基础知识点翻来覆去地复习,殊不知这样在冲刺阶段作用不大。
冲刺阶段复习要挑老师突出的重点难点复习,也要明白自己缺少的是什么,如果是基础数学公式背不熟,就要专业复习这一块,如果是语文默写还有错别字,就要专业复习这一块,不建议盲目复习。
3、学会适当放弃
高考所涉及的内容是复杂而繁琐的,想要全面复习是不可能的,考生需要学会适当放弃,将精力放在容易提分的部分。
很多考生都会纠结于难点,从而造成时间浪费,复习效率低下,最终导致高考失利。其实,在高考冲刺阶段,考生需要考虑的事情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高的分数。
因此,考生需要学会放弃,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容易提分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难题带来的挫败感,而且能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实现成绩提高。
4、重视每次测验
相关研究表明,同样的知识,比起没有经历过测验,经过测验的人在一周后对于相同知识点的回忆程度要更高。人们对知识的主动应用会对知识的记忆产生良好的效果,并最终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通过每一次的测验发现自己的问题,发现之后会促使你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巩固,然后再测验,再巩固。
这么一个循环的过程在冲刺阶段的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放大,认真对待测验的同学一定会明显感受到自己对知识点的记忆越来越牢固。
5、注意查缺补漏
学生党到了高三后半学习,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测验,老师给同学们做卷子也都是为了查缺补漏。针对比较具有综合性的卷纸,例如一模二模的试卷,争取每道题都摸透,背后的知识点也要学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把基础知识学牢靠。
6、学会用技巧来有效记忆知识点
高三复习时学生们务必要重视学会利用技巧来有效整合新老知识点、甚至跨学科总结,如此更能节省宝贵的复习时间;复习时学生要学会合理用脑、穿插复习各科知识点。
如此必然能有效避免长时间复习1门功课的疲惫感,还能帮助学生找出适合各科高效记背知识点的“黄金时间段”,从而大大提高复习效率。或是在记忆的时候可以借助工具,比如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完整梳理自己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将知识的完整性体现出来。 三涯网
或是在记忆的时候可以借助工具,比如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完整梳理自己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将知识的完整性体现出来。
离高考还有两个月应该做的如下:
1、查漏补缺,对每个即将迈向高考战场的学生而言,在考前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查漏补缺。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总结,找到知识的漏洞,将其攻破,才能增加分数。如果只是一味单纯的做题,只是会发现漏洞,对想要提升分数的你来说,只是亡羊补牢。
2、调整心态,在高考前最后两个月的冲刺阶段中,心态的调整,也是非常关键的。虽然很多家长感慨和抱怨:孩子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弱,动不动就出现跳楼和情绪崩溃的情况。事实上,正是因为心态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才出现了这一危急局面,也会影响在高考中成绩的发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
录取方式:
高考的录取方式采用网上录取,志愿填报方式,将全国的大学分为2个批次,此外,还有许多高校进行自主招生,但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应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截至2015年,绝大部分省份取消三本批次,将三本与专科进行合并。为了实现“教育均衡”的目标,教育部研究建立现任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计划2014年开始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范围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最后两个月的时间规划建议的相关内容。
高考百日,最后两个月的时间规划建议
快速提分不再熬夜到凌晨
高考最后两个月却是我提分最快的两个月:
1: 白天可利用的时间其实比你自己想象的要多得多,不要认为挑灯奋战到凌晨就与努力画上等号,我们熬夜通常是因为今天的复习计划还没有完成,觉得自己今天还不够努力。但其实我觉得熬夜不仅仅伤身(熬夜对记忆力的损耗是不可逆的,长期熬夜记性真的会变差!!)而且还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完成效率,因为总想着做不完就熬夜继续做,留给自己退路,做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拖延。那么怎么去优化自己的时间安排表呢,有以下tips:
拿出一张白纸,先记录下自己正常速度下一天生活所需要的时间,要详细到几点起床-起床后洗漱所需要的时间-吃早餐的时间-吃完早餐后到教室的时间中午离开教室的时间-中午吃饭的时间午睡的时间-午睡后到教室的时间-下午离开教室的时间-洗澡后到教室的时间下晚修后回到寝室的时间。
一天结束后,在睡前优化自己的生活时间,腾出一段空白的时间块。这样说很抽象,我举个例子,其实我可以早十分钟起床吃早餐和洗漱,这样避免了排队打饭的时间,可以至少提早10分钟到教室,这一段空白的时间块就可以完成我们自己的复习任务,这点同样适用于午饭、晚饭时间,不断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比如排队) 就会腾出越来越多的时间。可以在第二天去尝试自己的优化方案,不断进行调整,来适应自己的复习计划。
2:后期不要再把所有时间用在写作业上了,自己的复习计划和老师的作业要做到对半分。很多人到这个时期还在以每天做完老师的作业作为今天复习的指标,老师的作业到这个阶段就是一个“保鲜”的效果,就是让你通过做作业刷题来保持题感,但是每个人的短板都是不一样的,老师的作业是没有任何针对性的,要学会自己给自己布置复习任务。如果你现在每天仍是忙碌于作业没有自己的复习时间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优化自己做作业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和上一条的生活时间表同时进行,在当天晚修的时候记录自己每一科的大致用时,以此为参考,给自己设定每一科的时间标准,在往后的写作业时间即使遇到难题也不要纠缠过久,不要超过自己设定的时间!!(几分钟想不出来就算了,一晚上一道题性价比太低了,有这个时间倒不如去询问老师,或者写下思路等待老师第二天讲题)。
把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做作业,比如选择题的灵活性很高,排队的时候都可以做两道,这样下来其实一般留在晚修的作业都是需要大块时间思考的大题,般用一节晚修或者两节晚修就可以完成所有作业,剩下的就是自己的针对性复习时间。
3:周末的时间比你想象中的要有用。我的高三基本是一周一休,我会选择留校,在学校里复习效率会更好。
基本周六晚就可以写完所有作业,周日就是难得的没有作业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我会把一周的错题进行整理归纳,我会进行一周复习成果的反思然后调整自己下一个阶段的复习计划。
周未难得拥有,因为在学校信息太闭塞了,周末的时候就不断吸收最新的政治时事考点和语文新素材,高考的材料都是”与时俱进“的,所以更新真的很有必要。除此以外,我还会用万词王背单词,因为英语平时在背的全是考纲词汇,但是考试会出现超纲词汇,所以仅仅背考纲词汇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