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5 01:45:07 | 三涯网
全面梳理高考考生所在分段范围内的院校及专业;对照院校及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结合考生的兴趣爱好、未来规划,进一步缩小高考志愿报考范围;做好“冲、稳、保”搭配,明确局部志愿功能;多设计几种可能性,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高考志愿最优解。
(1)准确定位前10个院校专业志愿。80个专业志愿中的前10个志愿很重要,考生可选择自己最希望进而且有实力进的专业作为1~10个志愿。高考志愿定位既不能太高,盲目乱冲;也不能太低,影响后续志愿。
(2)高考志愿间保持合理的梯度。专业平行志愿照样需要有合理的梯度,院校专业志愿要有冲、有稳、有保。考生可以将专业志愿分为6个专业志愿群,专业群之间保持“冲、争、稳、守、保、垫”的关系。最终填报的80个高考专业志愿,按照往年的录取分数,第一个专业和最后一个专业,分差应保持在35分左右。
在具体组合院校专业时,考生可以采取三种方式:一是结合自己的考分、兴趣、学校地域、学校层次、学校类型,在一定分值(比如40分分差)区间内,选出80个院校专业组合;二是高考考生还是以院校志愿为主,选择4~5所目标学校,将这些院校的绝大部分专业作为自己的院校专业志愿;
三是以专业为线索,根据自己想进的4~5个专业(专业类),找到与高考考分实力匹配的院校搭配,作为院校专业志愿。比如,想进经济学类专业,可以把招生经济学类的学校全部找出,结合自己的考分,根据往年录取情况,从中选择自己的专业志愿。
第一,在高考当中考出高分,这是想要在院校专业组录取模式之下取得成功的关键。
从本质上来讲,无论是原来的院校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还是院校专业组平行投档模式,本质要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高考分数优先,专业优先。
高考分数是决定投档成功与否、志愿录取与否的决定性因素,高考分数高那就意味着你投档的机会也就越大,第一志愿满足你的专业需求也就越大。
选择了不服从调剂最不好的结果就是没有被录取,被退档或者是直接滑档。虽然说是这种几率比较小,但是每年也确实是在发生。尤其是一些本身觉得自己考的不错的学生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因为过于自信或者是很想去某个专业就会这样选择。但是结果好不好其实也要看你自己能不能够接受了。
1、高考总分达到某校投档线,投档之后分专业时又要按成绩排队,且有的学校规定从第一专业到第二、第三专业还有分数级差。如果你六个专业排队时都够不上录取,又不服从调剂,那就会因“所报专业已满,不服从调剂”的规定理由退档。
2、投档之后不管什么理由(政策规定的退档理由有几十种)被退档的,都不能再向同批次其他平行志愿院校投档,只能等待征集志愿。按征集志愿不够投档线的,或者投档后再被退档的,在本批次就没有了投档资格,只能等下一批次按志愿投档了。
考生要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专业录取要求且院校同意调剂; 考生要符合调剂录取专业的录取条件和录取分数线;调剂录取专业有计划空缺。从往年情况来看,填报了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绝大多数能被录取或调剂专业录取;但个别考生由于身体条件等原因,无法调剂到有身体条件等要求的剩余的专业,也可能会被退档。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